「過端午,收棉襖(ㄠˇ )」(北京諺語)、「冇(ㄇㄡˇ)到五月五,棉被勿倘收」(閩南諺語)、「冇到五月節,被ㄟ(被子)收勿得」(客家諺語),前人透過押韻的口語傳唱,提醒大家端午將屆,時序正式進入盛夏,宜藉此完成換季準備與環境整潔的衛生保健,在在展現了先人們在沒有衛星氣象報告的時空環境中,拿捏季節變換的生活智慧結晶。6月8日端午節將至,本專欄分兩期應景介紹數種三角錐(四面體)造型(粽形)的魔術方塊及其簡易的玩法資訊,引領讀者大快朵頤地「饗」受「藝數」口味的另類肉粽。
【一】幾何結構認識:(1)截角變化 在平面幾何中,最基礎的多邊形是三角形,歐幾理德(Euclid)《幾何原本》(註)第一卷第一題的內容,便是介紹正三角形的尺規作圖與證明;而在立體幾何中,最基礎的多面體是三角錐,但在《幾何原本》中的出現順序則比正方體還晚。
【註】若欲瞭解更多關於《幾何原本》的介紹,讀者可上網搜尋關鍵字,或參見筆者投稿於《麗山高中學報創刊號》的另一篇拙文《《幾何原本》中譯四百週年雜談》,PDF檔全文詳見http://www2.lssh.tw/~lib2/academic/2007/96-05.pdf。
今取一個正三角形,將邊長依1:1:1的比例三等分之後,若從分點的位置將正三角形剪去3個小的正三角形,則原本的正三角形會被剪成1個正六邊形(圖一左)。同理,將一個正三角錐(正四面體Tetrahedron)的稜邊三等分之後,若從分點的位置將正三角錐截去4個小的正三角錐,則原本的正三角錐會被截成1個「八面體」(圖一右),該立體是由4個被截剩的白色正六邊形與4個黃色或綠色的正三角形截面所組成的「半正多面體」(semi-regular polyhedron)。

(圖一)正三角形與正三角錐各依「邊」的三等分點截取形體的示意圖。
(2)對偶現象 今取一個正三角形,若從邊長的中點剪掉3個小的正三角形,則會剩下一個顛倒的正三角形(圖二左)。同理,若從稜邊的中點,將一個正三角錐截去4個小的正三角錐,則恰好會剩下一個正八面體(圖二右),該立體是由4個被截剩的白色正三角形與4個黃色或綠色的正三角形截面所組成。

(圖二)正三角形與正三角錐各依「邊」的中點截取形體的示意圖。
由於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與三個邊恰可「1對1」對應(圖二左),故為數學上的「自對偶形」,此一概念常見於(圖三左)的星形設計,亦即將1個正六邊形的6個邊的角色,視為紅色正三角形的「原邊」與「截邊」,卻又同時視為另1個顛倒的藍色正三角形的「截邊」與「原邊」;同理,正三角錐的4個頂點與4個面邊恰可「1對1」對應(圖三中),故為數學上的「自對偶體」,此一概念常見於(圖三右)的星體設計,亦即將1個正八面體的8個面的角色,視為紅色正三角錐的「原面」與「截面」,卻又同時視為另1個顛倒的藍色正三角錐的「截面」與「原面」。

(圖三)正三角形的自對偶設計及正三角錐的自對偶與其設計。
【二】魔術方塊初識與體驗:(1)經典古董版 德國人莫菲特(Mèffert)發明了第一代正三角錐的魔術方塊(圖四左),由於發明者本人對金字塔(Pyramid)的好奇與研究,故將該設計取名為「 Pyraminx 」,雖然金字塔的四角錐結構與正三角錐不同,但此後 Pyraminx 仍成為該款魔術方塊的代名詞。 Pyraminx 的設計結構是依正三角錐的4個面各自平行分割成3層,故其組成元素為11個小正四面體(4個「頂點塊」+6個「稜邊塊」+1個顛倒的「連結中心」)與6個小正八面體(「內面塊」)。其玩法仍是利用截切面(圖四右),將色彩混亂的 Pyraminx 旋轉還原成1面同色(初階體驗)或4面同色(進階挑戰)。由於「頂點塊」與「稜邊塊」的定位超簡單,讀者只需花些心思熟稔「內面塊」如何互換的規律,即可破解 Pyraminx 的進階玩法,故較常見的3×3×3正方體魔術方塊( Rubik’s Cube )更易上手,讀者若有興趣,只需上網搜尋pyraminx,便可瀏覽更多相關資訊與解法。

(圖四)1981年香港製造的正三角錐魔術方塊及其旋轉面設計。
(2)新興高科技版 「科技球」(圖五)是台灣人發明,中國製造。設計主體取自正三角錐截角體(圖一右),另在4個正三角形截面的位置上,各自凸出1個三角柱。其玩法有4種層次,利用正六邊形與三角柱底部(原三角錐截面)的兩種會自動卡到定位的旋轉面,可將色彩混亂的科技球還原成1面同色(幼幼班初識)與4面同色(小班初探),特別的是,每當完成1面同色時,正六邊形內部的LED燈便會閃爍數秒,給予玩家即時的回饋與肯定。科技球的進階挑戰有二,一是在4面同色的基礎上,再要求4個頂點(三角柱頂面)的英文字母J、Q、K、A也要對應相同(中班體驗);二是在4面同色與4點同字的基礎上,再要求正六邊形上對應三角錐6個稜邊的色彩也要一致(大班體驗),此4種從簡到難的設計,讓科技球的玩法更形豐富。目前網路上未見任何解法介紹,概因其從簡到難的4種玩法,不需公式,稍作摸索即可無師自通。

(圖五)正三角錐截角體演變而成的魔術方塊設計:LED閃爍中的科技球。
(3)對偶幻化版 「科技球」(圖六左)發明人不詳,中國製造。主體中心是1個正八面體骨架,而在其中4個不相鄰的正三角形上各自凸出1個底部可旋轉的小正三角錐,該設計最獨特的地方是:這4個小正三角錐可從對偶球的頂點打開(圖六中),變成另一顛倒方向的正三角錐的面(圖六右),而原本對偶球的面此時則會聚合成另一顛倒方向的正三角錐的頂點,可說是極其巧妙地將正四面體的「自對偶」特徵呈現其上。對偶球的玩法便是利用可旋轉的頂點(小三角錐)與內外「點面對偶」翻轉的漂亮設計,將色彩混亂的對偶球還原成1面同色(初階體驗)、4面同色(高階挑戰)與內外8面同色(進階挑戰)等3種,由於內外點面對偶翻轉之後常常會抓不清原來相對的方位,故其認知與難度皆較複雜。

(圖六)對偶球與其巧現正三角錐自對偶定理的翻轉變化。
【三】Puzzle的機會與命運:5年前,筆者在便利商店的玩具架上邂逅科技球,據了解,銷售狀況極差,不久即下架。一年後,該公司捲土重來,結合電視卡通宣傳,同時邀請藝人幫忙代言廣告,以新包裝在高檔的玩具反斗城現身,但狀況似乎未見好轉。之後,筆者曾在網拍上看過「一元起標」的行情,現在則連網拍上也銷聲匿跡。上一波Rubik’s Cube全球大瘋狂時, Pyraminx 及其縮小鑰匙圈版很容易買到。可是褪流行之後,台灣只見九章出版社的商品目錄仍有登載,但卻長期缺貨中。幸運的是,近幾年台灣又再度出現 Rubik’s Cube 的另一波「瘋潮」,再加上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推波助瀾, Pyraminx 又悄悄地現身,且換裝成色彩炫麗的雷射貼紙包裝,今可見台北車站捷運地下街(市民大道下)的玩具店有販售。去年四月,筆者遊訪香港教育大學時,在夜市巧遇對偶球,今年5月,在三峽老街再次看到。以上puzzle最新資訊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想體驗就千萬別錯失良機,趕緊去買來「饗」受端午佳節「藝數」風味的肉粽。
【活動報馬仔】新版「粽櫚海灘DIY」大方送 活動:水岸台北2008端午嘉年華、台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時間:97年6月6~8日09:00-17:00地點: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9號水門、大佳國小、大直橋下)攤位:台北市聽障奧運基金會 活動期間歡迎校外教學,大眾交通除222、72、棕16、紅34公車外,主辦單位另設有龍舟專車接駁,詳細交通資訊參見http://dragonboat.nihs.tp.edu.tw/Default.aspx?page=program/n1.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