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月刊

發現月刊 - 第153期 2009年05月

憤怒的葡萄 / 陳偉民(新莊高中退休教師)

現代人幾乎天天依賴微波爐過生活(我就是),但大多數人並不完全明瞭其中的原理(我也是)。有少數人甚至對它心生恐懼,我以前服務的學校,就有一位工友大力宣傳微波爐的害處,她說微波過的食物有殘餘的輻射線,對人體有害。這是誤把微波當成放射性衰變(radioactive decay)了,不過我又無法反駁她。


當一個不安定的原子核衰變時,會放出輻射線。舉例來說,如果你家有煙霧偵測器,可能就會不斷射出有輻射線。因為有一款煙霧偵測器裡放了鋂-241,鋂會衰變放出輻射線,把空氣中的分子游離成帶電離子,所以兩極之間隨時會有穩定的電流,一旦發生火災,煙霧遮斷電流,偵測器就會發出警報。不過其輻射量很小,不必擔心。被微波過的水並不會放出這種輻射線,但是為什麼我會無法反駁呢?


因為照物理學的定義,只要一物體能發射能量,就叫輻射。所以微波過的水當然在輻射,至少有紅外線。不過,這並無任何危害,因為你我也都在輻射,只要溫度高於0 K(-273.15)的物體就會向外輻射紅外線啊!


輻射分為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及非游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前者包含α粒子、β粒子及γ射線,為核子武器、核能電廠及放射性元素釋放出的輻射,其能量高,可使原子或分子游離;後者包含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及可見光等,能量較低,無法使原子或分子游離。兩者並不相同,擔心微波過的水有殘餘的輻射線,其實是杞人憂天。


不過,現在很多新的科技都被汙名化。例如前一陣子,有一則網路謠言說:微波過的水冷卻後澆花,花在一週之後就枯萎了。幸好有媒體記者實際做實驗,發現花活得好好的,才在新聞報導中破解這則謠言。


微波是電磁波的一種,也就是說它包含振盪的電場與磁場。微波爐中的電磁波能量比紅外線弱,比無線電波強。波長為12.24 cm,頻率大約2450 MHz,也就是說電場及磁場每秒鐘會變換方向達數千次。因為水分子是極性分子,水分子的氫原子端帶有少量正電,氧原子端帶有少量負電,當微波穿過水時,水分子受不停變換方向的電磁場影響,就快速旋轉、扭動。這是微觀的說法,巨觀來說,水變熱了。高溫的水又帶動附近的食物分子變熱,所以含水的食物在微波爐裡容易受熱,乾燥的食物不容易變熱。


如果你用爐火加熱水,水分子也是快速旋轉、扭動,與微波爐加熱後的結果並無不同。不過爐火在加熱的過程中,也逸散許多無用的熱,(你只希望水變熱,結果爐具、廚房都變熱了),效率比微波爐差很多。


人類對新的科技有恐懼感,自古有之。在清代,鹿港本是台灣中部第一大城,當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在日本人殖民期間,大力興建鐵路,曾打算以鹿港為鐵路交會點,但鹿港士紳擔心鐵路會斬斷龍脈,因而大力反對,結果如今的鹿港變成「鹿港小鎮」。今天沒有擔心鐵路會斬斷龍脈了,反而每拆除一段舊鐵道,就會有人懷舊。兩相比較,令人不勝唏噓。每一樣舊東西,都曾經是新科技,你現在懷舊的,當年有人視為洪水猛獸。


或許有一天,微波爐被淘汰時,也會有人懷舊。


至於微波爐中為何不能放入金屬呢?有人說會爆炸,這是太誇張的說法。微波不能穿透金屬,會被金屬反射。微波爐的爐壁就是金屬製的,它也沒有爆炸呀!金屬爐壁像鏡子一樣,把微波反射到食物,有助於烹調。


但若是在微波爐中加入金屬,則有以下幾個缺點。例如其反射角度未經計算,可能會反射到發射微波的磁控管(magnetron)上,把磁控管燒燬。另一個缺點是微波會在金屬上造成電流,使金屬溫度升高,如果金屬很薄或很細,電阻較大,就會熱到出現火花,甚至焚燬。這種事你別自己實驗,如今已進入網路時代,什麼瘋狂的事都有人試過了,還把影片貼在網路上。你可得每一段都瞧瞧,才知道微波爐可以變出這麼多魔術。


先到東吳大學物理系瞧瞧專家示範用微波爐點電燈泡(白熾燈泡):


http://science.scu.edu.tw/phy/LivePhysics/Video/microwave.wmv


注意看影片中,演示者先在微波爐中放一杯水,這杯水的功用是要吸收多餘微波的能量,如果不放這杯水,燈泡還是會亮,但後果等一下再告訴你。接著在水旁邊放電燈泡,燈泡沒有指定瓦數,不過60瓦的據說不錯。有的人把燈泡放入水中,沒必要,不過也沒什麼不好。關上微波爐的門,按下微波的開關,會看到電泡忽明忽暗,這和轉盤旋轉沒什麼關係,而是微波爐的電力本來就是開開關關,這樣才能控制火力。火力強時,開的時間長,關的時間短;火力弱時,開的時間短,關的時間長。要注意,實驗中,燈泡發亮不到幾秒中,演示者就把電源關掉了,以免燈絲燒斷。


公視流言追追追節目曾把整串耶誕燈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在youtube網頁上可看到這段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gl=TW&hl=zh-TW&v=FaMgSFekLpM&feature=related


耶誕燈會發光,但立即燒燬,連電線都著火,因為他們未放水,所以耶誕燈承受的能量太高。加上電線外面包覆的材質是聚氯乙烯,所以很快就燃燒起來,會放出有毒的戴奧辛。所以千萬別拿烹調食物的微波爐做這個實驗。


光碟片是由很薄的金屬膜上面覆蓋塑膠而成,所以如果純粹要觀察微波對金屬的影響,可把光碟片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光碟片上會出現火星閃爍,顯示上面有電流,而且因為金屬膜太薄了,熱量很快累積,所以會燒燬。原來光碟片上儲存的資料應該會被破壞,所以別拿存有重要資料的光碟。


最令我料想不到的是把傳真用的感熱紙放入微波爐中,實驗的做法是把轉盤拆掉,改放保麗龍板,上面舖放濕的紙巾,然後再放傳真用的感熱紙。打開微波爐電源加熱15秒,原本白色的紙會浮現黑色圖案,這是熱點,紙上仍維持白色的區塊則是冷點。感熱紙遇熱會變黑的原理,可參看發現月刊117期本專欄「感熱紙?感酸紙!」。因為微波在爐內來回反射,會出現建設性干涉與破壞性干涉。前者微波的振幅加強,形成熱點;後者微波的振幅抵消,成為冷點。所以微波爐才需要轉盤,以免食物加熱不均勻,熱點的部分已燒焦了,冷點處還是冷的。沒有轉盤的微波爐必須在磁控管前面裝個旋轉的金屬扇,這樣才能把微波反射到微波爐的各角落。本實驗為了找出熱點,就必須拆掉轉盤。


以上的實驗畢竟都不是微波爐的正常使用方法,但是如果連正常的食物都可以在微波爐裡跳火花,你相信嗎?


首先,把轉盤拆掉,這樣才會有固定的熱點。把薄皮葡萄切成兩半,再切成兩個四分之一,但不要完全切斷,讓切開的兩部分中間有一點薄薄的果皮連接著,葡萄如果有多餘的葡萄汁要甩掉,太多水就不會有戲劇性的效果。把切開的葡萄放入微波爐裡的熱點上,像展開的書本,然後用微波加熱10秒,葡萄會冒出很大的火花。影片中放葡萄的位置已被灼黑,那是葡萄裡的糖分被燒焦的結果。據其他網頁說,如果拿兩顆葡萄,拔掉枝,讓留下的小孔相對但不接觸,然後放入微波爐內加熱10秒,同樣會有火花。


為什麼葡萄會跳火花?據推測是因葡萄之間的距離接近波長的1/4,因此兩片葡萄就像天線一樣,把電磁場集中在兩根天線之間。因此造成火花。


關於以上數個實驗的影片及解釋,可在下列網頁看到。


http://maartenrutgers.org/fun/microwave/microwave.html

【藝數家玩摺紙~基礎篇三部曲】正三角形摺紙 / 彭良禎(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數學科教師)

孩子說謊必有因 /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有一位讀者來信說他的孩子很喜歡說謊,已經小學三年級了,怎麼打罵都無效,打時會跪地求饒,打完照樣說謊。他很頭痛,不知該怎麼辦?


其實,一個行為的出現,背後一定有原因。我們應該先來看一下原因。


從大腦造影實驗中,我們看到說謊時,大腦活化的地方,跟給受試者聞阿摩尼亞(氨水)是同樣的地方,也就是大腦的「厭惡中心」。所以我們知道,雖然說謊的孩子嘴裡不承認,心中其實是不齒這個行為的。既然不齒,為什麼又會去做呢?那就是我們大人要去了解的地方了。


一般來說,孩子應該有一個很強的欲望無法達成,才會想盡方法去完成它,包括欺騙在內。例如:實在很想要某個玩具,但父母不准;很想吃某個東西,父母不准;考試考得很爛,不敢給父母知道;想跟同學一起出去玩,但父母不准……知道說謊的原因(父母不准但他想要)以後,就比較容易對症下藥了。


從某些方面來講,是大人逼孩子說謊的,因為我們沒有善盡溝通的責任;既然孩子想要而大人不准,其中必有道理,應該好好解釋給孩子聽。我們要從根源讓他知道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做,然後幫他找出替代的方案,使他的欲望減低。


同時,還要長期監督,使壞行為沒有機會出現,因為大腦神經迴路是越用連結越緊;長久不用,連結會慢慢鬆開。所以父母管教的方式要一致,絕對不能媽媽說不行的,爸爸卻說可以。孩子是非常精明的,他馬上知道如何去討好父母,操弄父母之間的矛盾,這樣管教就破功了。


說道理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這件事不可以做,它的後果會如何,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和心力,但是這個投資是絕對划得來的。只有心悅誠服,自己決定要改,壞習慣才改得掉,不然陽奉陰違是無效的。


我的孩子小時候不喜歡刷牙,不盯就不刷,還會騙我說他刷過了。我帶他去看我補牙,讓他看到小時候不刷牙,長大一輩子受苦,後來他就不敢了。從此,他背包裡放了一把牙刷,任何時候,只要吃過東西就刷。而且我告訴他,刷牙是正確的行為,不刷牙會自食惡果。所以,他出外應酬時,吃過飯就立刻去洗手間刷牙,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


對於說謊的孩子,先要找出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去做父母不喜歡的事,然後看這件事有沒有辦法兩全其美,在父母能接受的範圍內,讓他達成願望。如果真的不行,再看有沒有其他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當父母肯聽孩子說話時,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愛心,內心會出來一股力量使他向善。很多人不做壞事,是因為他不願使父母傷心。做到這一步,教養就成功了。只要看說謊的孩子都是低著頭,不敢正眼看老師就知道了(說謊時,人的瞳孔會放大,這也是一個人性本善的指標。演化竟然讓人在做壞事時,出現生理反應)。


要改變孩子的壞習慣,父母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更要用愛心去化解。所以,面對孩子說謊,不要驚慌,不要打他,要用愛去感化他。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98/3/17家庭版 

飛機如何抵擋「天打雷劈」? / 科學人

閃電會釋放強大的能量,因此地面上的高聳建築物通常會裝置避雷針來預防雷擊傷害,但飛機無法安裝避雷針,若剛好經過雷雨區附近,就有可能遭遇雷擊。此時,飛機會怎麼樣?有辦法避免雷擊或降低雷擊傷害的程度嗎?  


文/盧衍良

審稿/成功大學物理系教授 許瑞榮 


在雷雨天,雷雨雲上的靜電會與地面產生「感應電荷」,造成雲底為負電、地表為正電的情況。根據導體表面電荷分佈的特性,電荷的密度以及電場的強度都跟導體表面的曲率半徑有關,半徑越小(也就是越尖銳),電荷密度跟電場強度就越高,因此,地表上高聳尖銳的物體就成為電荷集中所在,該處產生的電場相較四周強,也是最容易引起閃電之處。於是大雷雨時,高聳的物體如旗杆、樹木、高塔、煙囪、電線桿等,都會成為閃電的通道,這也是為什麼下雷雨時,我們總是被告誡千萬不要站在寬廣的平地上,因為相對於空氣,人是良好的導體,容易引導電荷而受雷擊。


高大的建築物為了避免遭到雷擊,通常都會安裝避雷針。避雷針是一支頂部高出建築物、底部與地面相接的金屬桿,能夠吸引附近的雷電到自己身上來,使雷電通過自身而排到地面上,也就是「接地」。因此,避雷針的原理並不是阻擋雷電,而是引導雲層裡的電荷沿著安全路徑和地面的電荷中和,藉此保護建築物免受雷電傷害。


 


高空放電,降低雷擊傷害


飛機在飛行中也有可能遭到雷擊,但是飛機沒有辦法裝接地的避雷針,該如何是好?其實飛機上的乘客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由金屬構成的飛機外殼遭受雷擊時,電荷會均勻移動到互斥力最小的金屬外殼表面,而機身內部則不會有電荷,因此內部電場必定為零。


儘管如此,遭遇雷擊的飛機仍可能因強大電流使機身過熱而局部變形或熔毀;電流所形成的磁場,也會影響機上的電子裝置,對飛航安全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為了降低雷擊的危害,飛機的機翼尾端會裝置靜電刷,機身尾部通常也會安裝,藉由尖端放電原理,釋放機殼上因空氣摩擦而產生的電荷。金屬的尖端容易吸引電荷,也容易釋放電荷,當機殼上的電荷因釋放而減少時,就能夠大大降低雷擊強度,也就能減緩飛機遭受雷擊時所造成的傷害。換言之,靜電刷與避雷針不同,它主要目的在釋放電荷以降低雷擊強度。另外有些汽車會在後端保險桿裝置一根可拖行在地面上的靜電刷,也是為了排除多餘的靜電荷,如此一來,在乾燥的天氣中開車門,可減少觸電的可能性。


每次雷擊都會伴隨巨大能量產生,雖然我們對雷電的認識還非常有限,然而目前開發出的各種避免雷擊或降低雷擊強度的科技,已經足以保障大部份的民眾生活,雷擊已經不再那麼具有威脅了。


 


認識電擊傷


電力雖然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但用電不慎造成的傷害,也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 


不論是遭遇大自然的雷擊,或是電器觸電,這一類的傷害都稱為「電擊傷」,比較常見的情形有心室纖維震顫、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或者是肌肉麻痺引發呼吸終止等,其他諸如溶血、蛋白凝固、血管血栓形成、脫水、肌肉和關節分離等傷害,也經常可見。


造成電擊傷的主角是「電流」,主要是因為電流直接的傷害,或者是電流所經路徑產生的熱能傷害。一般來講,決定電擊傷嚴重程度的因素包含通過電流大小、接觸時間長短,以及電流流經路徑等。「高壓電」對人體之所以危險,是因為人體的電阻低,高壓電兩極間可以產生非常大的電流;相反的,如果連結高壓電的物體具有很高的電阻,則通過電極兩端的電流就會非常微小,也就不會造成重大傷害。 


比較起來,人體遭受大自然雷擊的傷害程度會遠大於電路的電擊。雷擊時,巨大電流會在短瞬間通過人體,從人體的一點進入,然後從另一點流出,並在進出的兩個點造成嚴重灼傷,大多數時候還會造成心跳停止、腦部傷害等。 


若不幸在戶外遇閃電打雷時,要迅速尋找適當建築物或掩蔽物,如果身邊沒有可以掩蔽的區域,應立即將身上的金屬物,如項鏈、手錶、眼鏡等取下,並儘可能向低漥處移動,萬萬不可在大樹或涼亭下躲藏,更不能緊鄰高牆、電線桿或天線設施附近,這樣才能減輕雷擊的危害。


 


延伸閱讀

.........................................................................................................

《觀念物理Ⅴ電磁學.核物理》,休伊特著,天下文化出版

高三課本《物理》上冊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http://sa.ylib.com/saeasylearn/saeasylearnshow.asp?FDocNo=1373&CL=89

【科學Easy Learn網路版‧行政院國科會補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