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月刊

發現月刊 - 第156期 2009年08月

超進化的光纖熊? / 陳偉民(新莊高中退休教師)

今年6月底我在一項會議中,聽到一種說法,主張北極熊的毛有類似光纖的功能,可以把光線引至熊的皮膚上。其理由是我們在國小時就學過,冬天的時候要穿深色的衣服,才能吸收陽光的能量,而北極熊在天寒地凍的地方,怎能會具有白色毛呢?原來白色的毛有光纖的功能。真是迷人的理論!後來我查了一下,不論是報紙、電視或學術論文,都有人討論此事。可惜迷人的理論不一定是正確的!


在嚴寒的氣溫下生存,北極態必有許多保命之道,它的皮膚、舌頭和鼻子都是黑色的,這樣就可以盡量吸收陽光的能量,而且它的皮下脂肪有7~11公分厚,防止熱量發散,這些保存熱量的方式非常有效,使得牠在紅外線攝影之下,幾乎是完全隱形的,只能看到脂肪較薄的眼口鼻,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下列網址見到北極熊的紅外線照片:


http://www.coe.berkeley.edu/engnews/fall02/3S/polarbear.html


紅外線就是熱線,任何發散熱的物體,就會發出紅外線,因此紅外線攝影或紅外線望遠鏡對野外觀賞動物很有幫助,因為野生動物通常有保護色,加上擬態,讓人很難辨識躲在樹林或草叢裡的野生動物。但一般高等動物的體溫會高於環境,所以用紅外線望遠鏡可以很快找到牠們藏身之處。在軍事上,則利用紅外線望遠鏡搜尋偽裝的敵軍。記得在我當兵的年代,經常要在臉上抹泥巴,在鋼盔及衣服上插草,因為這樣敵人就不容易看到躲在草叢裡的我軍。不過現在有了紅外線望遠鏡之後,偽裝已無多大意義,因為躲在草叢裡的人體溫比草的溫度高,所以顯得較亮,根本無所遁形。不知現在的阿兵哥還會不會在臉上塗泥巴,身上插草?


近幾年,紅外線被用於檢疫系統,我最近剛由雪梨經新加坡轉機回台灣,因為澳洲及新加坡都是新流感的疫區,所以心裡不免擔心,回國內是否會被隔離。在大園國機機場入關處就架了一部攝影機,我瞄了一眼螢幕,每個旅客都成了發光體,所以知道那是紅外線攝影,我看到其中有位女性旅客的影像在脖子處出現紅點,表示該溫度太高,果然機器發出警告聲響,檢疫人員立刻攔住那位女性遊客說:「對不起,小姐,我們必須為你量一下體溫。」


由以上敍述,大家應該可以理解,在紅外線攝影下,北極態幾乎是隱形的,代表牠表面的體度幾乎等於雪地的溫度,都只散發很少量的熱,可見牠即使穿上白色大衣,但因為夠厚,所以並沒有失溫的危險。


北極熊的毛看起來呈白色,且其構造分成兩層,外層為管狀,充滿空氣的透明物質;內層為柔軟白色物質。在1980Grojean等人在應用光學期刊(Applied Optics)發表了一篇論文,主張這種中空的毛髮會捕捉陽光中的紫外線,然後把紫外線運送到皮膚,就像水管可以運送熱水一樣。接著黑色的皮膚把運送來的紫外線轉成熱,因此北極熊在冰天雪地之中就覺得溫暖了,這就是「北極熊的毛有光纖功能」這種說法的由來。他們還真的用石英玻璃毛細管模倣毛髮,證明石英玻璃管真的能傳播紫外線。為方便起見,以下把此一理論簡稱為「光纖理論」,這個理論太迷人了,所以一推出就受到許多媒體的介紹,雖然後來有許多專家出面駁斥其中的謬誤,但並未獲得相對的重視。今天你到奇摩知識家,打入「北極熊 光纖」就會找到一大堆人引述此一理論。


北極熊的毛是白色的,這代表什麼意思呢?這表示牠的毛髮幾乎把所有可見光都反射或散射了。依「光纖理論」,北極熊放棄了可見光,只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是北極一年中有將近八個月(晚秋、冬季及早春)幾乎見不到陽光,那麼這種光纖毛髮又能吸收多少能量?


美國費城動物園的研究人員SchafferNevelsLengel為了研究北極熊毛髮結構有何特殊,特別收集了北極熊、棕熊、眼鏡熊、懶熊、印度豹、雪豹、西伯利亞虎、家貓、北極狐、家犬和人類的毛髮(研究人員自己捐贈的)做比較。因為某些動物的毛髮中黑色素很多,無法觀察其結構,所以先分別以3%過氧化氫水溶液浸泡7天。為了做比較,白色的北極熊毛也同樣做了漂白。漂白後的毛髮,分別用40100400600倍的光學顯微鏡觀察其結構。以北極熊的毛髮比對發現,上述漂白的程序並不會破壞毛髮的結構。其次,他們發現各種哺乳動物的毛髮經漂白後,其長短粗細雖各不相同,但結構均與北極熊的毛相似,均分為外層與內層,經漂白後都變白色。經漂白後的棕熊毛髮與北極熊的毛髮比較,十分相似,難以分辨,可見北極熊的毛髮結構與耐寒沒有太大關係。


石英能傳播紫外線,不代表熊毛也能傳播紫外線,因為毛髮的材質並不是石英,而是角質(keratin)。本專欄上個月剛介紹過,角質是蛋白質的一種,人的頭髮、指甲,鳥的羽毛、喙、爪等都是由角質構成。角質吸收紫外線的程度更勝於吸收可見光。因此,若用對紫外線感受靈敏的底片對白色的北極熊拍照,也會發現北極熊呈黑色。


1988年,Koon同樣在應用光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針對北極熊的毛傳播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情形做了研究,結果顯示紅外線可在北極熊的毛中傳播2.54公分(1吋)以上後,剩餘不到0.001%;在北極熊的毛中傳播相同的距離後,紫外線剩餘不到百萬分之一。以北極態的毛大約有5~15公分長來看,根本沒多少光線可以抵達北極熊的皮膚,把北極熊的毛比擬為光纖是謬誤的。


綜合以上所說,在北極熊的毛上,可見光被反射或散射了,紅外線及紫外線被吸收了,幾乎沒有多少光線可以傳播到北極熊的皮膚而轉成熱。北極熊靠皮下脂肪及毛髮間的空氣層保溫,其毛髮沒有什麼特異功能。


至於北極熊為什麼要在寒冷的冬天穿上白衣呢?大概就為了保護色吧!這樣牠在接近獵物(主要為海豹)時,才不容易被發現。

【藝數家玩摺紙~生活篇三部曲】四角柱的垃圾回收盒 / 彭良禎(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數學科教師)




搭機不苦惱 對抗高空不適症有撇步 / 科學人

很多人都搭過飛機,一旦上了天空,人體處在低壓環境中,身體可能會產生如缺氧、脹氣、耳鳴等反應,如何才能改善或避免這些症狀? 



文/盧衍良;審稿/明道大學身心保健中心主任 溫德生 


很多人在搭飛機時都曾有過脹氣或耳鳴等反應,這些症狀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其實它們都與高空中壓力的變化有關。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壓變化會帶來許多生理毛病,是19世紀中葉時,發生數起熱氣球飛行員缺氧死亡案例後,科學家才有系統的研究高空生理問題。


目前大型民航機的飛行高度往往超過10000公尺,此時外界壓力會降至0.25大氣壓力以下,如果客艙不加壓,人體將會呼吸困難而造成缺氧。大多數的人在海拔3000公尺處會感到呼吸困難,而患有胸腔疾病或是長期大量吸菸者可能在未達此高度就呼吸困難,因此,飛機上的客艙壓力調節裝置會使客艙壓力維持在相當於海拔1500~2400公尺的範圍。


高空氣體膨脹效應


根據波以爾定律(Boyles Law),定溫下,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而人體內如消化道等中空的器官內存有氣體,當飛行高度上升時,氣體體積就會增大,使身體感到不適;如果起飛前剛好喝了碳酸飲料,這些飲料中釋出的二氧化碳將會充斥在消化道中,造成脹氣。因此搭飛機前應多留意飲食,不宜喝碳酸飲料,也應避免嚼食口香糖或吃得太快,而吞進較多空氣。


壓力變化也會造成耳朵不舒服,中耳與外耳之間有一耳膜,由於中耳內部壓力不易與大氣壓力迅速平衡,當兩邊壓力不相等時,耳膜會向壓力小的一邊凸出,特別是下降過程比爬升時明顯。飛機爬升時,外界氣壓減小,中耳來不及調整,內部壓力會大於外界的壓力,不過中耳內部氣體可經由鼻腔排出,使耳膜的內外壓力達成平衡,因此不容易造成疼痛;但下降時,特別在4500公尺以下,因壓力變化較大,外耳壓力會很快大於中耳內部壓力,因此耳膜會向內凸出,造成疼痛,感冒的人症狀尤其明顯。


要克服耳膜疼痛的症狀,可以嚼食口香糖,藉由咬合的動作讓頭顱內的腔室間壓力達到平衡,也可以用「閉口、捏鼻、鼓氣」三合一的Valsalva動作減輕疼痛。Valsalva與擤鼻涕動作很像,即嘴巴緊閉,用手將鼻孔捏住,然後用力呼吸,強迫體內氣體從耳咽管進入中耳,即能使中耳、外耳壓力平衡。


高空減壓病


氣壓的變化也會影響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根據亨利定律(Henrys Law),定溫時,氣體溶於液體中的量與該氣體產生的壓力成正比,也就是當大氣壓力越高時,液體能夠溶解的氣體量就越多。萬一飛機在高空發生急速減壓(如窗戶或機身蒙皮結構破裂、機艙加壓裝置受損),原本已經溶於體液內的空氣(主要是氮氣)會因氣壓降低而變回氣態,如果釋出的氮氣氣泡超過肺臟所能夠排出的量時,氣泡便會隨著血液循環,而滯留於身體各處。隨著氮氣氣泡滯留的位置不同,可能發生各種症狀,造成「高空減壓病」。高空減壓病的臨床症狀很多,例如:四肢關節疼痛、胸口灼熱、乾咳、呼吸困難、視覺障礙,以及皮膚刺痛或發癢等。


有些人出國旅遊時會去潛水,由於潛水時人體處於高水壓環境中,大量氮氣會溶解於體液,且潛水越深、越久,氮氣溶解量就會越多,但上岸後,因為壓力降低,原先溶於體液中的氮氣便會在身體組織中形成細微氣泡,若是潛水後立刻搭飛機,這些氮氣氣泡便會膨脹而阻塞血管、壓迫神經或引發血液病變,發生更嚴重的「高空減壓病」。因此若是出國旅遊潛水後,應避免於24小時內飛行,多留一點時間讓體內的氮氣透過肺臟排除。


在高空中,除了胃脹氣、耳鳴,較敏感的人可能會發現鞋子、腰帶都會變緊,這也是氣體膨脹造成腳腫腰粗的生理變化。因此若想舒適的乘坐飛機,搭機前最好注意飲食、避免潛水活動、穿寬鬆衣服,就能減少不必要的困擾了。


客艙失壓怎麼辦?


飛機的客艙加壓裝置有時候會故障,導致「客艙失壓」,氣壓遽降,此時飛機必須馬上降低到約3000公尺或更低的高度,因為氣壓遽降除了造成空氣稀薄,更會影響人體內的「血氧飽和濃度」,導致缺氧。血氧濃度是指血液中血紅素攜帶氧氣的比例,血氧飽和濃度則是血液中含氧量達到最大的比例,一般人在平地時,血氧飽和濃度約為97%,在海拔3000公尺時會降到約92%,再低就會影響生理機能。 


每個人缺氧的症狀都不太一樣,通常包括頭痛、暈眩、疲勞、興奮感、噁心、視力模糊、呼吸不順、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心智行為改變、判斷力變差、意識喪失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任何程度的缺氧都會造成傷害,值得注意的是,缺氧的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但對個體判斷力的損害卻可能已經發生,因此即使像飛行員這樣具有豐富相關知識的人,也可能因未察覺而無法立刻化解缺氧的危機,造成空難。


延伸閱讀

《公共衛生護理學》,左如梅著,中央圖書出版

高三課本《生物》上冊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http://sa.ylib.com/saeasylearn/saeasylearnshow.asp?FDocNo=1400&CL=87

【科學Easy Learn網路版‧行政院國科會補助案】

梅西爾-彗星的捕手 / 孫桂琴

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遨遊天際、觀測宇宙間的星雲、星體的生動變化,似乎擺弄著各項姿態,確實引人遐思。這些宇宙星雲的圖案與變化,不僅透露著美妙的光輝,也暗藏宇宙演變的奧秘,吸引著天文學家們日夜專研,期能參透其中的玄機。


不過,面對宇宙間漫佈的各項星體,如何分類、研判,確實是項大工程,而將這些由繁化簡,詳細列表分析的大功臣,就是也曾經參與發現「哈雷」彗星的法國天文學家-梅西爾。


梅西爾透過觀測彗星的活動,進而不厭其煩地將宇宙間的所有星體,持續不斷地記錄下來,並將這些觀測資料作有系統的整理,提供後世更明確的依據與參考,堪稱是宇宙舵手,而他所編制的「梅西爾星表」,迄今仍是天文學界最重要、最詳實的天體星表。


彗星的捕手


    梅西爾 Messier, Charles 1730 – 1817)生於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為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法國的 Badonviller。他從小就是一個孤兒,但是卻為自己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他對於現今天文學最大的貢獻-就是繪製了用以區分彗星和星際間朦朧物體的星表:「梅西爾星表」。這個星表具有相當的參考性,其中的星體編碼一直沿用至今。


梅西爾於西元1751年十月時,決定離開家鄉Badouvillier,在巴黎重新開創新人生。他受僱於天文學家Joseph Nicolas Delisle,從事天文觀測、記錄與繪圖的工作,他也因此學會操作天文儀器,奠定了日後天文觀測與研究的重要基礎。在此三年期間的經驗,讓他更趨純熟,他也因此在Delisle於巴黎所設天文台中,負責所有的觀測工作。


除了一開始就進入了天文觀測的領域,讓梅西爾有了好的開始,梅西爾所處的年代,也讓他的人生境遇得以發光發熱。在十八世紀中葉,天文學的發展已經到了觀測的時期。哈雷彗星的回歸,正是當時天文學界的一大盛事。當西元1758年,哈雷彗星一如哈雷所預測的回歸時,不僅讓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再次獲得驗證,也讓世人對於彗星研究,掀起了風潮。而梅西爾正是當時彗星熱潮的參與者,也因為與彗星的結緣,讓梅西爾一頭栽進了天文觀測的浩瀚宇宙之中。因此,梅西爾與哈雷彗星,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淵源。


當西元1758 年聖誕夜,德國農夫Palitzsch成為第一個發現哈雷彗星的業餘觀察者後,之後陸續有其他德國觀測者發現哈雷的蹤跡。不過,在法國同樣也認真在觀測的梅西爾,卻沒有收到這樣的訊息。他一直到1759年的一月二十一日,才發現了哈雷彗星的蹤影,不過,卻是礙於Delisle的個人優越意識,身為助手的梅西爾未能獨立發表這項發現。


不過,哈雷彗星的發現,卻也讓梅西爾的人生從此不凡,他持續進行彗星的觀測。在他一生的觀測中,總共發現21顆彗星,其中15顆是從未被紀錄過的,此外他還追蹤過50顆以上的彗星。而在梅西爾觀測彗星之前,至1750年為止,當時已知的彗星還不超過30個。梅西爾卻以他對天文的熱誠,在未來半個世紀中,發現了更多的彗星,其成就可見一斑。


梅西爾繼哈雷彗星之後,於1764年又發現了彗星,並在1766年用肉眼看見了它。在此十五年中,當時幾乎所有的彗星,都是梅西爾由一人所發現的。他在巴黎海軍天文台任職時,即以發現彗星的高手聞名於世。當時的法王路易十五即封他為「彗星捕手」,足見法王對他的推崇。


繪製梅西爾星表


梅西爾除了觀測到許多彗星,且作了記錄,他對於天文學最大的貢獻還在於他所製作的「梅西爾星表」。


梅西爾係用他的90毫米口徑望遠鏡,進行彗星的觀測。1754年,梅西爾在金牛座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天體,與彗星很相似,但在持續的觀測後,他卻發現這顆天體並沒有像彗星一樣移動,他特別將它紀錄下來。此後,他開始持續觀測天空中其他的天體,用於區分這些天體與彗星的不同,從而製作了迄今仍相當實用的「梅西爾星表」,這也成就了他在天文學界的偉大貢獻。


他在17581782年間,持續觀察天體,且完成了包含大約100個星體的星表。他之所以將注意力移轉到其他天體,主要是要將這些並非彗星的天體與彗星有所區隔。主因當時的望遠鏡很難將一般天體與彗星區分開來,而且彗星的熱潮,也讓一些沽名釣譽之徒,期能以發現彗星,而能因此命名,揚名於天文界。「梅西爾星表」的完成,可說一併解決了上述的問題。


「梅西爾星表」的重要性,以及其所獲得的高度評價,是因為它涵蓋了宇宙中最漂亮的天體,包括星雲、星團和星系,可說是第一份最具參考性、最為詳實的天體表。現代天文學界所引用的「梅西爾星表」,除了梅西爾所觀察到的天體外,還加入了後來天文學家所發現的天體。


梅西爾將小型望遠鏡能見到的全天星空中,這些微暗且濛濛的天體以M為首編號,依序編出了113 個,而後去除不存在的誤差,剩下110個,名為「梅西爾星表」的天體。其中的M102經發現,其實就是M101;現今又證實其中的M 47M 48是重覆的。


梅西爾星雲表儘管未能完全陳列,用大型望遠鏡所能觀測到的所有全天星空中的星雲或星團,但是卻奠立了觀測彗星與天體的絕佳基礎。在他之後,威廉˙赫歇耳(Willian Herschel1733 – 1822天王星的發現者)也受到影響,開始了大規模的星雲、星團的觀測。


其實在梅西爾之前,除了彗星,夜空中的其他星體都是不受重視的,也不被視為「天體」。但是在梅西爾製作了這份完整的星表後,這些星雲、星團、星系,都成了力學和氣體動力學,以及其演化的重要研究課題。梅西爾所列出的星表,更是其中具代表性的天體。


「梅西爾星表」耗費梅西爾相當長的時間觀測與記錄,這些資料直到1764年才開始進行整理編寫。這些星表中的第一個星體,是金牛座的蟹狀星雲,它是梅西爾在追蹤一個彗星兩星期後,才於1758年八月所發現的;第二個發現的星體,則是是寶瓶座的球狀星團,但是因為它是畫在哈雷彗星的記錄紙上,一直到1760年才被正式地觀測。


備受推崇的成就


梅西爾觀測彗星的傲人成績,讓他多次被提名為皇家科學院院士,但卻被一些自以為是的學者,以科學院不應該接受「觀測員」當院士為由,加以拒絕,甚至包括在天文部門以外的提名。不過,這些都無礙梅西爾在天文學界,持續高漲的名聲與地位。


其實,梅西爾除了觀測彗星的強項,他同時也進行掩星、凌與食的觀測,也記載了有關太陽黑子與氣候變化的資料。在觀測之餘,他也會將資料進行整理、製表或計算軌道要素等等。這些都對他日後觀察與製作「梅西爾星表」,有相當重要的幫助。


1762年,Lacaille 去世之後,梅西爾隨即成為法國天文界的領導者。其實,早在1758年,梅西爾就已經是倫敦皇家協會的一員。之後,他更因為呈獻了一幅彗星圖給普魯士國王,而成為柏林皇家協會成員。同時,在俄國人Harpe的推薦下,梅西爾也順利成為聖彼得堡協會的會員。


梅西爾在天文學界的貢獻與地位,讓他陸續受邀加入十幾個天文協會。但是,來自於本國法國的肯定,卻是一直到1770年,他才終於獲聘為法國皇家科學院的院士。


有了梅西爾詳細的記錄流傳下來,讓天文學界的天體觀測更加明確與具體。而「梅西爾星表」迄今仍深受天文學界重視,這讓梅西爾的名聲也將持續流傳後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