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夠在廿世紀進入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更深層的奧秘,有賴對於火箭發射研究,努力不懈投入心力的偉大科學家:火箭之父-戈達德。
這位帶領我們進入太空時代的火箭之父-羅伯‧戈達德,從小便對火箭製造有濃厚的興趣。他在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1929年發射第一枚載重火箭,且持續進行無數次的火箭設計與發射,為人類的太空之旅,奠立了深厚的基礎。
戈達德留給世人的名言:「昨日的夢想是今日的希望,是明日的事實」,足以做為年輕學子奉行不悖的座右銘。
從小體弱多病,遺傳機械專長
火箭之父-羅伯‧戈達德(1882-1945),於1882年10月5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是著名的美國教授、工程師和發明家,也是偉大的液體火箭發明者。他從一位體弱多病,無法正常上學的小孩,靠著永不放棄的驚人毅力,終能成就非凡的一生。
戈達德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小城烏斯特,家中自曾祖父起,三代都以機械制造為業,因此他也遺傳了這項天份。他在小學時,就曾經製造電動馬達提供蝌蚪大量氧氣,大量繁殖了青蛙,成了同學間有名的「青蛙王子」。
這位青蛙王子在小時候並不是一位績優生,只有在勞作方面有不錯的表現。主要還是受制於自小的體弱多病,他有天生的胃潰瘍、腎功能失調,都是當時難以治癒的病,自小就被宣判活不久。
身為家中的獨生子,戈達德深受父母的疼愛與保護。由於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自小就讓他在鄉下教會的詩班唱歌。這所教會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射箭比賽,戈達德想出了許多致勝的方法,包括用金屬鋁做氣球,就可以重得不受風影響,又可以輕得飛上去。他與教會中兩位好友,組成『金屬氣球三劍客』,雖然當時沒有成功,卻讓三人畢其一生從事火箭的研究與製作。
戈達德的太空探險夢,源自於16歲時閱讀了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星際戰爭》,啟發了他嚮往遨向太空的熱情。1899年10月19日,他立志致力於火箭的研究。1902年,他寫成《空間導航》論文,1904年戈達德進入伍斯特理工學院學習,並於1908年拿到物理理學士學位。1910年他從克拉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一年後獲博士學位。1912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員。而後,返回他所在的克拉克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
其實戈達德看似成功的人生,卻非一帆風順。在此期間,他身體曾經再度惡化,腎的毛病加重,醫生也宣判他只有兩週的壽命。不過,對於才剛剛立下重大志向的戈達德,卻靠著他堅強的意志力,努力克服生理上的病痛,終於戰勝了病魔。他花了三年時間調養身體,再次回到母校克拉克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1916年,他到處宣揚他的理念,發表可以放射火箭到外太空去的論點,但是天真的想法與制造火箭昂貴費用,並未獲得認同與贊助。1917年,他終於獲得史密森學會的資助計劃,一年美金五千元。這也讓投資多年試射,幾乎已經傾家蕩產的他,重新獲得生機。
就在史密森學會的贊助即將終止之際,當時第一位成功地從紐約飛到巴黎,不著陸飛越大西洋的知名飛行員查理斯‧林白,在拜訪戈達德,看過火箭飛行後,也全力支持他。他在報紙上宣稱︰『快速的不僅是火箭,而是戈達德的觀念已經超越時代,飛向未來。』林白以他的知名度,積極為戈達德募款。
戈達德從1909年開始進行火箭動力學的理論研究,三年後點燃了一枚真空固體燃料火箭,證明火箭在真空中能夠運作。1919年,戈達德以他的理論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本關於火箭結構的書:《達到超高空的方法》,全文只有69頁,卻未能引起注意。其實,早在十年前,也曾有俄國物理學家齊奧爾可夫斯基發表過相似的論文,也沒有引起世人注意。
1920年,戈達德開始研究液體火箭;1923年,他使用液體燃料測試他第一台火箭引擎。1926年3月16日,他以汽油和液態氧作混合燃料,在馬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這是他制作的第一枚火箭,高約1.2米,直徑約15厘米,在火箭內的汽油和液氧混合燃料耗盡後,仍繼續上升,上升高度是60米,時速100公里左右。1929年7月,戈達德另一枚火箭在家鄉飛向天空,飛得更高,而且載有氣壓表、溫度計,拍攝氣壓表和溫度計的小型照相機。
戈達德的火箭發射,終於引起當地警局的注意,他被限制不能再從事如此危險的行為。他只好移往新墨西哥州,重新開始,而後也幸而能獲得慈善家的贊助得以繼續制作更大、更成功的火箭。在1930~1935年間,戈達德發射了數枚火箭,火箭的速度最高達到超音速,飛行高度達到2.5公里。
回顧人類的歷史,其實火箭技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國,當時都只是用在戰爭。但是,戈達德卻是第一位想用火箭載人飛向太空的人。
櫻桃樹上的啟發
偉大的科學家都有一些另後人津津樂道的事蹟。牛頓因為在蘋果樹下,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戈達德也因為在櫻桃樹上,而展開了遨遊宇宙太空的夢想,並且致力於實現這項志願。
就在戈達德因為腎功能惡化而修養的期間,有天他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櫻桃樹,當他眺望遠方田野之際,突然有飛向星空的想法,且更進一步想要製作飛往火星的設備。於是,有著機械方面天分的他,由小時製作金屬氣球的經驗,進而想到利用機械原理製作能飛向太空的發射器。
從小課業不是挺好的戈達德,開始積極學習數學、物理和做科學小實驗,因為他知道要了解氣體需要物理,要知道氣體燃燒的計算就需要數學。他終於找到要讀書的理由了。
身體調養好後,他回到學校,加倍的認真唸書,1904年6月24日他以第一名高中畢業,他代表畢業生致詞,留下了經典的名言︰『昨日的夢想是我今日的希望,也是我明日的實踐。』,這句話也刻在他的墓碑上,成為他留給後世的珍貴遺產。
成功背後的兩位偉大女人
俗語說:「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在戈達德成功的背後,也有兩位偉大女性的支持-他的母親與妻子。
從小體弱多病的戈達德,在立下人生重大志向後,他的母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全力支持與相信他,將家中的積蓄,提供給戈達德去製作火箭。不過,這些投資卻僅換來火箭爆發後的黑灰湮滅。當戈達德38歲時,他的母親也邁向人生的終點,臨終前卻仍緊握他的手,希望能有另一位女子,也能像她全力給他支持。
由於身體的緣故,戈達德並沒有成家的打算。但是就在他母親過世四年後,因為火箭的牽線,讓他認識了繼續給他支持力的人生伴侶一以斯帖。
以斯帖是位喜歡攝影的特殊女性,她尤其喜歡高難度的快速攝影。於是,她找到了以製作火箭聞名的戈達德。兩人因此結緣而互許一生,原先火箭三劍客的陣容,因此擴增為四人。這四人就在僻靜的荒野間試射火箭。而後,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因為維安的問題,成了一般人眼中的恐怖份子,戈達德因此進出警局數百次。
火箭之父,留名千古
火箭之父-戈達德,畢生致力於火箭的製作與研究,卻未能獲得政府的支持,不過,在他過世後,其對人類征服太空的偉大貢獻,卻能名流千古,屹立不搖。
戈達德被譽太空物理之父、火箭之父,他在火箭方面的研究,總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是在生前獲得。為了紀念他的偉大貢獻,現今有許多天文方面的研究是以他命名的,包括設立於1959年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月球上的戈達德環形山。
1945年8月10日,戈達德在巴爾的摩的家中逝世,享年63歲,他掙脫了從小體弱的身軀,活出了璀璨的人生,不在意世人的異樣眼光、政府的漠視,以及新聞界的嘲諷,堅持完成他的人生志願。
戈達德的研究儘管未能獲得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這些研究卻獲得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的敵對國-德國的青睞,因此制作了V2火箭,且大大發揮了威力。等到美國科學家終於發現戈達德的傲人研究後,想要去請益時,戈達德卻在1945年8月10日,因患喉癌,離開人世。不過,在他身後,也終能名垂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