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月刊

發現月刊 - 第171期 2010年11月

【藝數家玩摺紙~組合篇六部曲】正八面體網膜(I) / 彭良禎(麗山高中數學科教師)













氟氯碳化合物真是臭氧洞的元凶? / 科學人

氟氯碳化合物與臭氧洞形成的關係,近年來一直引起學界討論,並互有爭論。氟氯碳化合物主要排放自人口眾多的北半球,然而南極的臭氧層破洞反而比北極嚴重,臭氧洞形成原因究竟為何? 



 文/楊嘉慧

審稿/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王國英 


人們意識到臭氧層破壞問題,最早是 1974 年美國科學家羅蘭(Sherwood Rowland)和莫里納(Mario Molina)提出氟氯碳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 CFC,為冷媒、工業清潔劑、填充劑、噴霧劑等的主要成份)破壞臭氧層的理論;至 1985 年南極觀測站的科學家利用探空氣球發現臭氧濃度有減少趨勢後,更加確認上述論點。由於臭氧層會吸收紫外光,保護地表生物,若破洞不斷擴大,高量的紫外光將危及動、植物的健康,因此各國很快在 1987 年簽定蒙特婁公約,管制 CFC 的生產。然而,2007 年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研究員波普(Francis Pope)卻得出 CFC 破壞臭氧的速率低,不足以形成臭氧洞。究竟臭氧洞與 CFC 之間的關聯性如何?


破洞形成關鍵


根據科學家測得的臭氧濃度顯示,臭氧層破洞形成於每年極區的冬天至初春,初春達最大,過了初春,破洞開始縮小,至夏、秋之際臭氧濃度逐漸升高,但到隔年冬天破洞又會逐漸形成、擴大。南極的臭氧洞問題比北極嚴重得多,目前的理論認為,關鍵在於南極有強勁的「極區渦漩」,因為臭氧洞大小及形成時間與極區渦旋正好相吻合。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王國英表示,受大氣環流、南極陸地面積小等諸多因素影響,南極冬天的平流層會出現風速每秒約 60~70 公尺的渦漩,強勁渦漩隔絕了外來的暖空氣,再加上冬天缺乏太陽輻射,致使渦漩內溫度不斷下降,低溫會持續三個月,最低可達 -100℃ 以下。 


這樣的低溫會導致平流層產生冰晶,形成「極區平流層雲」(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PSC),人造的 CFC 進入平流層時,會先受到光化分解形成如HCl、ClONO2 等化合物,之後再與極區平流層雲的固態冰晶碰撞,釋出氯分子,氯分子受到陽光照射,就會分解為氯原子。氯原子就是導致臭氧濃度下降的元凶,它會產生催化作用,加速臭氧分解成氧氣(見右圖)。人類排放的氯原子含量其實不到臭氧分子的1/1000,但由於氯原子是扮演催化劑角色,可持續分解臭氧,因此對臭氧層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在南極上空,極低溫時期長達三個月,濃厚的極區平流層雲會使 CFC 大量分解。北極雖然也會形成渦漩,但強度不大,冷暖空氣有機會混合,因此極區渦漩內的極低溫不太可能長達三個月,臭氧層遭破壞情形也就沒那麼嚴重。 


如何證明CFC是不是元凶?


目前科學家主要是依據過氧化氯吸收陽光放出氯原子的反應速率,來預估 CFC 造成臭氧洞的嚴重性。傳統測定法是讓紫外光通過過氧化氯的樣品槽,藉由測量紫外光衰減的程度,推算出過氧化氯吸收陽光的截面積,其值越大表示越容易吸收紫外光,破壞臭氧的速度就越快。然而純的過氧化氯不易製造,又無法確定樣品槽內各種分子吸收紫外光的比例,造成的誤差範圍可高達20~50%,也因此不同科學家推算 CFC 的破壞速率都不一樣。不過大部份的研究結果都認為 CFC 確實能造成臭氧洞,直到波普在 2007 年得出相反結果,學界才開始懷疑先前臭氧洞形成的理論。 


然而,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與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合聘副研究員林志民領導的團隊以此為題進行研究,卻再次推翻了波普的研究結果。他們為了提升實驗準確率,改採質譜儀測量過氧化氯受紫外光照射後過氧化氯分子減少的數目。由於質譜儀可以只偵測過氧化氯分子,不受其他雜質干擾,誤差降到5%。林志民團隊測得的過氧化氯在 351 奈米波段的吸收截面積約為 10-19 平方公方,是波普的 10 倍(截面積越大表示越容易吸收陽光而分解出氯氣),也就是說,實驗結果重新證實過氧化氯分解出氯原子的速度相當快,CFC 確實是臭氧洞的元凶。該成果發表在今年 5 月的《科學》。 


自從蒙特婁公約於 1989 年生效後,臭氧層破壞物已有下降趨勢,不過臭氧洞最快也要等到 2050 年才有機會復原,未來只要各國遵守公約,讓平流層的氯及其他能夠透過催化反應、加快臭氧分解的分子,以ClONO2、HNO3等較重分子的形式沉降至對流層後,就能使臭氧洞縮小,地球的生物圈也就不用再受到紫外光的威脅了。 


「福衛三號」也能偵測臭氧層破洞


科學家測量臭氧層破洞的方法,最早是施放專門偵測臭氧濃度的探空氣球至平流層測量臭氧濃度。1990年代後,科學家發現臭氧洞的大小與「極區渦漩」範圍吻合,因此藉由釋放偵側平流層溫度的探空氣球,同樣也能推估臭氧洞的大小。不過探空氣球大多得從陸地釋放,而且人力有限,極區氣象站每天只能定時放兩次探空氣球,加上儀器進入高空低溫狀態後容易故障,因此無法收集到完整資訊。 


2006年福爾摩沙衛星三號升空後,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研究團隊便率先利用福衛三號測量南極上空平流層的溫度,成功計算出臭氧洞大小。福衛三號是由六顆微衛星所組成,所在高度為 600~800 公里高空,可接收來自高度約 3 萬公里的 24 顆全球定位衛星(GPS)的電磁波信號。GPS朝地球發射信號,遇大氣層後,會產生向地球偏折的折射現象,使得原本被地球擋住的信號得以彎曲前進而被福衛三號接收,從電磁波的折射路徑可算出沿途大氣的溫度、濕度、壓力等。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王國英表示,福衛三號每天可取得200多筆南極地區的氣溫資料,為探空氣球的20倍以上,這些資訊不僅證實南極冬天形成的極區渦漩是臭氧洞的主因,也能推算未來極區平流層雲的形成情形,估計出臭氧洞大小,進而及早對全球發出紫外線警告。 


延伸閱讀

《大氣:萬物的起源》,嘉貝麗.沃爾克著,商周出版

《大氣臭氧層和臭氧洞》,王庚辰著,氣象出版社

〈別再懷疑!氟氯碳化合物真的不能用〉,李名揚撰文,《科學人》2009年6月號

高中課本《地球科學》

高中課本《基礎化學》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http://sa.ylib.com/saeasylearn/saeasylearnshow.asp?FDocNo=1488&CL=72

【科學Easy Learn網路版‧行政院國科會補助案】

品德教育要趁早 /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最近連續發生好幾件令人驚愕的事,例如大學生在公車上把七十多歲的老人打到要去醫院驗傷;大學校園裡發生清寒學生遺失借貸來的學費,學姐撿到錢以後,要求三成的留置金;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的兩個徒弟在師父的店旁開麵包店,跟師父打對臺。簡直讓人不敢相信有這種事,尤其是後者,更讓老師心寒。難怪武俠小說中,師父教徒弟得留一手,不敢傾囊相授;不然有一天,徒弟翻臉不認人時,師父會死無葬身之地。 


像這種忘恩負義的事被登出來以後,民眾好像沒什麼反應,而負有教化責任的媒體也沒有譴責,使我有點擔心,孩子看了會誤以為別人做了沒事,我也可以做。 


很多事是法理允許,天理難容。只是法理有法典可以教,但天理怎麼教?怎麼教一個孩子要厚道?過去的方法是把孩子帶在身邊,碰到事情時,隨時隨地跟他講解。比如說,我的父親會告訴我,徒弟可以自立門戶開店,但是只隔一條街,搶師父生意,就有失厚道;撿到錢可以有報酬,但是對借貸來的學費或醫藥費要求留置金,就有失厚道;至於博愛座,年輕人本來就不應該坐,坐了還打人打到驗傷,再怎麼樣都講不過去了。品德的教養要趁早,現在不教,等習慣成自然以後,就來不及了。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說:「一個國家的前途,決定於人民的品格和教育的程度。」英國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史邁利(Samuel Smiles)也說:「一個民族如果缺少了品格的支撐,就可以確定它是下一個要滅亡的民族。」這個支撐國家的四根柱子就是管仲說的「禮、義、廉、恥」。現在孩子連禮義廉恥是什麼意思都說不出來,更遑論要他們寫出心中代表這四維的人了。 


品德是潛移默化的歷程,必須從認同某個人或某種行為而產生同理心,再逐漸內化成行為的準則。全世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透過英雄的故事,讓孩子把英雄的行為內化,最後形成民族性;這是為什麼有的民族民風強悍,有的民族溫和敦厚。 


中國的父母一向注重品德,教孩子要尊師重道、敬老尊賢、童叟無欺;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的國民變成說一套做一套,美其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考試時寫給老師看、面試時說給老闆聽的是一套,在生活中實做的又是另一套。 


我問過許多大一新生,高中時有沒有作過弊?他們都說有。再問:知不知道作弊是不對的?大家都說知道。那麼為什麼還作弊?因為考不好要挨打。他們說,作弊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生存問題;人要先活下去,才能談道德。我聽了哭笑不得,也瞭解臺灣今天會發生這些偏差行為,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們平時疏忽了,只要求孩子的功課,而沒有強調健全的人格。人要表裡如一,人家才會看得起。 


亡羊補牢猶未晚,如果社會已經積非成是,而媒體不譴責、父母也不教時,老師就必須擔起這個教化的責任,隨時隨地看到不對的行為就指正。孩子的心是沃土,如果不先教正確的觀念,等野草長出來,稻子就長不好了。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99/10/5家庭版